2018考研擇校 嚴重被低估的十大高校
[摘要] 有些大學,實力強勁,但由于地理、歷史、文化等因素而被廣大考生所忽略,其實,考不上那些被大家趨之若鶩的名校,下面這10所大學也還是值得去考慮一下的。
西南石油大學 四川成都 在四川的高校中,西南石油大學一直以來由于地域的原因有所被埋沒,90年代在四川有資格在一本招生的院校只有7所而已(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西醫科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石油學院和四川農業大學),當年的這7所一本大學,除了華西醫科大學合并入四川大學外,其他幾所后來都進了國家211工程,唯獨西南石油大學沒上,可謂造化弄人,但是在一省只有一所省屬211的情況下,西南石油大學的落選實在可惜。 西南石油大學現在已經成為三大石油公司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更是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高達32個,在3輪的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其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一直位列前二,海洋油氣工程更是一直穩居全國第一,西南石大還具有教授、博導審批權及招收和保送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資格,其中國家重點學科還是首批就拿到了,而且西南石油大學還是一所科研經費雄厚的大學,其每年科研經費高達4億以上,基本各個方面的可以穩居211中游水平了,另外西南石油大學也是個獲獎無數的大學之一,過去三年西南石油大學拿了2個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個數據足以令大部分211大學汗顏了。 不過近年來,隨著西南石油大學主體搬遷到省會成都后,似乎重新煥發了青春,也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了,這樣的實力派高校,一直以來被低估實在有些說故不過去。 西北大學 陜西西安 在強校如林的西安,西北大學是很獨特的一所高校,憑借省屬大學的身份,巍然屹立在一堆教育部直屬高校中而毫不遜色,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現在西安的很多高校,例如西北政法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等,當年都是從西北大學拆分出去獨立建校的,在省屬211大學中,西北大學綜合實力完全可以與蘇州大學、鄭州大學和上海大學等位列省屬高校第一集團,也許在受支持力度和經費上稍有不足,但是綜合實力并不遜色。 在學科建設上,西北大學擁有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7個博士點,39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189個碩士點,這已經達到了一流大學的學科配置,另外西北大學還擁有1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覆蓋5個二級學科),另外還有4個二級國重和一個國重培育點,33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平臺,師資上擁有專職中科院院士2人,“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8人,杰青7人,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綜合表現完全不遜色于東部強校。 如果,2000年大學合并潮的時候,西北大學能夠先西安交通大學一步,合并回原本就是西北大學拆分出去的衛生部直屬高校西北醫學院和央行直屬的陜西財經學院,西北大學或許遠不止于此吧,但是不管如何,西北大學在很多地方,特別是東南部區域,還是被嚴重低估了。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南京 南京農業大學身上的顯赫標簽已然不少,教育部直屬211大學,34所“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之一,但是說南京農業大學被低估,是因為南京農業大學擁有著985高校的實力,卻因為農林院校的緣故被歧視。 南農擁有國家和部級科研平臺38個,省級科研平臺30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達到驚人的68個,而且南京農業大學擁有一級國家重點學科4個,另外還有4個二級國重(含培育),其擁有的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可以排到全國第26名,而南農的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南京農業大學共有12個學科參評,6個學科排在前5位,10個學科排在前10位,其中農業資源與環境排在第1位。作為最早56所擁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綜合實力即使和同領域的985高校中國農業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比,也并不遜色。 長安大學 陜西西安 長安大學的校名一直以來被人議論紛紛,有人甚至把長安大學當成了民辦大學,當年大名鼎鼎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曾經在很多省份高考都是超過一本線七八十分錄取的,當年超幾十分和現在超幾十分,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現在一本大學相比過去而言數量上已經多了一倍不止了,長安大學在合并改名后的幾年招生分數一路下滑,一直被人當成改名失敗的典范,但是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劃”、長安大學身上的標簽其實是很閃亮的,而且在公路交通領域,長安大學一直以來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現在長安大學的校名已經漸漸的被人所接受,在人們對長安大學這個校名的議論中,其實無形之中也慢慢的傳開了,所以對考研學子來說,這個學校可以一搏! 河南大學 河南開封 河南大學一直以來名氣其實不小,但是該校的考研的難度并不是很大。要論河南大學的崛起,其實更多的是在最近的幾年里,2008年河南大學成為教育部與河南省共建高校后,河南省政府對河南大學開始了更大的投入和扶持,從河南大學現在的綜合實力上看,已經完全不遜色于一般的211大學,河南大學擁有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在學科建設上這個數據已經可以擠進211大學中游水平了,而師資上河南大學擁有院士、長江學者和杰青領銜的正副高級職稱1500多人。 現在河南大學擁有全日制在校生6萬人,其中研究生近1萬人,總體規模已經算很大了,河南大學從2011年開始,拿到了河南省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首席單位獲得河南第一個973項目,另外在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上也開始屢屢斬獲,最近今年進步驚人,如果還按照過去對河南大學的理解和定位,顯然是低估河南大學了。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泰安 作為一所擁有百年歷史的山東省屬重點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的綜合實力完全不可小覷,山農現在是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和山東省共建大學,擁有4個專職院士,另有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和杰青等多人,作為一所非211工程大學,這樣的高端人才數據足夠讓一堆211大學汗顏了,不過這僅僅只是開始,山農大還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比較其擁有的幾十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山農的國家級科研平臺達到了令人恐懼的5個之多,足以秒掉一半的211工程大學了,另外山農還有1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這個數據也足以排進211大學的中游水平。 擁有這樣強悍數據的山東農業大學,其實很多指標已經足以擠進211大學的中游了,然而卻一直被低估著。 山西大學 山西太原 創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是山西大學前身,它的悠遠歷史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而早期的山西大學堂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三晉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鎮。這樣的文化背景使得山西大學是中國最早真正實現中西貫通的大學,也是中國最早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 但由于一些歷史原因,導致山西大學在五十年代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沒有把握好方向。從此一蹶不振。但這并不影響山西大學的教學實力,雖然不是211工程院校。但其為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14所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更是14所中不多的2所非211工程大學之。這足可說明山西大學的實力在一眾大學中還是很強的!其中在文科方向,山西大學的法學和歷史專業很出名;理科方向則是物理學專業,當然對分數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要知道在教育部直屬高校中,除了幾個藝術類院校以外,幾乎全都是211大學,可見北京語言大學的實力。北京語言大學作為一所以語言教學與研究為特色和優勢,中文、外語及相關學科協同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已經成為我國中外語言、文化研究的學術重鎮和培養涉外高級人才的搖籃。北語是我國從事漢語國際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雄厚的學校。所以學校的留學生非常多!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因為地處京城,雖然不是211高校,加上學校實力雄厚,所以對語言類考研學子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楊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32所副部級建制的重點大學之一,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11計劃”,“2011計劃”成員。由教育部與中國科學院、農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等16個部委和陜西省共建。同時是中國西北地區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其中葡萄酒專業穩居全國第一。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34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及后來相繼在楊陵建立的相關科教單位。1999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同處楊凌的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陜西省農業科學院、陜西省林業科學院、陜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單位合并組建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南京審計大學 江蘇南京 南京審計大學是中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與國家審計署同時誕生,與中國審計事業同步發展,是中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2011年學校變更為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審計署、教育部、財政部和江蘇省)。 南京審計大學起源于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南京審計學院,由審計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聯辦。1991年轉制為審計署直屬。2000年辦學體制調整為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2015年11月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