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研政治解讀魯迅《拿來主義》(圖)
[摘要]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文,寫于1934年6月4日。雖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之久,今天讀起時仍覺得虎虎有生氣。
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他占有,挑選??匆婔~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
——選自魯迅《拿來主義》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文,寫于1934年6月4日。雖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之久,今天讀起時仍覺得虎虎有生氣,充滿力量。這篇文章主要闡明對文學遺產的批判繼承問題的態度。所謂的“拿來主義”精華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繼往開來”,其哲學依據在于辯證否定觀。中公考研政治教研室的老師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如何用考研政治知識點解讀魯迅的《拿來主義》。
辯證的否定觀認為:首先,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過自身否定,實現自我發展。其次,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轉變。再次,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系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于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系起來的。最后,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就要對一切事物采取科學的分析態度,要同時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因此,對待古代文化遺產,要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待外國東西,要有選擇地吸收,“洋為中用”,既不能一概拒絕,也不能全盤照搬。魯迅先生深刻批判“全盤否定”和“全盤接受”這兩種極端思想,提出“拿來主義”。


孱頭——懦弱無能,不敢面對

昏蛋——不分好壞,全盤否定

廢物 —— 不分好壞,全盤接受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并不是全盤否定,也不是全盤繼承,而是“批判的繼承和發展”。吸收和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不管它是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是西方的外來文化,只要有利于中華文化大發展便可“拿來”。同時,“拿來”是有選擇的“拿”,做到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地“拿”,吸取事物中好的東西,舍棄事物中壞的,無用的東西。
“拿來主義”具體內容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他批判了面對舊遺產嚇破了膽、無所措手足的“孱頭”,也批判了對待文化遺產不分好壞,全盤否定的“昏蛋”,以及不分好壞,全盤接受的“廢物”,為正確地批判繼承文化遺產開辟道路。
其次,“挑選”,即“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魯迅先生認為文化遺產可以分為三種:第一,“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魚翅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吃了有益無害。第二,“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鴉片”既有毒素又有用處,要利用好的方面。第三,“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薄盁煒尅煙?、姨太太”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糟粕”,人民根本不需要,應果斷拋棄。
最后,創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罢加小?、“挑選”,最終的目的是推陳出新,創造新文藝。“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因此批判地繼承之后推陳出新。
當今世界各種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鋒,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要學會批判的繼承,古為今用。對待國外的文化要學會有選擇的吸收,洋為中用,既不能全盤西化、一概接受,也不能閉關自守、盲目排外。我們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思想,同時吸收和借鑒西方先進文化思想。作為考研黨,中公考研希望同學們面對腐朽落后的思想要敢于批判,學習知識也要積極主動并制定相應計劃,考研路上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主動迎接機遇和挑戰,腳踏實地追尋心中目標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