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腿扒开做爽爽爽挤奶网站,国产人伦视频,三级国产毛片,4438x成人免费,草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2018考研 政治高頻考點——新文化運動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541發表于2017-06-13

[摘要]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舊稱“德先生”與“賽先生”)。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代表人物

陳獨秀、胡適、蔡元培、魯迅、李大釗、劉半農、錢玄同、周作人。

關于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即:

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歷史意義

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并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并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作用

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但因為對西方文化的全面肯定和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全面否定,也導致了中華古典文化的沒落。

影響

積極影響:西方文化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但因為對西方文化的全面肯定和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全面否定,也導致了中華古典文化的沒落。

消極影響:在中華大地得意發展,而中國固有文化也從此走向沒落,被整個民族的國民所逐漸拋棄和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