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間接性頹廢 是個世紀大難題?
[摘要] 頹廢是一件可怕的會上癮的事,并且突如其來,無理由可言。你們有沒有過學到崩潰,玩到羞愧的時刻呢?
頹廢是一件可怕的會上癮的事,并且突如其來,無理由可言。
你們有沒有過學到崩潰,玩到羞愧的時刻呢?
看看你們的研友們都怎么說呢,又是如何解決的?
需要可以對號入座......
有一句話:“人心向上,人性向下。”在考研過程中,我經常滿懷信心的規劃著未來一周或者一月的學習計劃,但到實行時就是各種拖延,各種敷衍,最初的規劃到后來實施時是一團糟。之后抽出時間,冷靜的分析了這個問題,現在將我的感悟分析給你。
(一)由于時間的充裕,成為惰性滋生的土壤。
今天不想學,明天還來得及。結果就是越玩越瘋,心早已收不回來。人真的不能自我放松,舒服慣了在忙起來就難上加難。
所以要樹立強烈的考研時間意識,不要讓匆匆時光從指縫溜走。
(二)沒有目標的迷茫
剛開始考研,只知道要考研,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沒能確定下來,就像一艘孤舟在大海里飄著,只知道朝著一個方向使勁劃,但就是看不到希望。這個時期越學越沒勁,感覺身心俱疲。之后確立的學校和專業情況大有改觀,就像終于看到了燈塔。知道了最終努力的方向。
(三)學習任務安排不合理
雖然當年在大三下學期就已經開始考研復習,(一)、(二)的原因,外加課程雜事等,真正全身心投入已是暑假之后,此時已積贊了一堆學習任務,內心那叫一個焦灼。給自己安排的每日任務密密麻麻、滿滿當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醒來想著這么多事兒,不禁在在被窩里多躺一會兒。沒過多長時間計劃就進行不下去。
1.有規劃。 現在想想考研會感覺要做的事有很多,自己會的還很少。這種心理可能就會讓你逃避困難,一拖再拖。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有規劃,把大的任務量分成小的。
要做到這點就要對整個考研過程有宏觀的把握,先按月劃分,再細分到每周和每天。 但是我認為沒必要每天都給自己規定滿滿的任務,找到合適的,適合自己的節奏就好。 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而要真正地把知識學進去,要走心!要過腦子!
2.假如已經考完研了,你會懊悔自己浪費掉的這些日子嗎? 現在距離考研還有一定的時間,沒有緊迫感很正常。但是一定要多想想,以后的自己會不會怨恨現在的自己? 同為一只考研狗,我一直堅信一點,多學一點是一點!夯實基礎不會錯!
1.要知道一般人其實水平和毅力都差不多的。所以,考研能堅持下去的,就已經成功了70%。
2.記住,現在的堅持是防止你今后會后悔“當年如果能堅持下來,結果也許不同”。
3. 有句話如是說“學習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因為你的付出和回報能成正比”,至少在你這個階段是這樣的。
可操作部分:
1.習慣都是養成的,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并落實。
2.找到同道的伙伴。
同為一名18的考研人,我覺得考研期間頹廢只有兩種情況:
1.學習學累了的時候,連續看了n小時書,實在看不下去了,特別是看了半天發現自己剛才看的還有不少東西沒懂,簡直想讓你懷疑人生。
2.看到周圍的同學都很輕松。有男(女)朋友的天天秀恩愛喂狗糧,沒有的天天出去玩、看劇、打游戲…而那些保研或者出國的學霸們就更不用說了…因此你可能出現十分頹廢,不想復習,看不進去書的情況。心里想著要考研,但就是沒法付諸于行動。
對于第一種情況,請你放下書,休息15-20分鐘,讓大腦休息一下。對于第二種情況,只能說你意志沒那么堅定,考研對于你而言沒有那么重要,當你真正想做好一件事的時候,不論多么困難,你都會努力試著去做,所以你要重新審視一下考研對于你而言的意義。
而對于那些去了圖書館(考研教室)還不想看書的人,請你將手機調至靜音,關閉無線網,只有在休息的10分鐘內拿起來看看有沒有什么重要的消息,然后繼續把網關了。
一周有個半天或一個晚上放松就好。玩多了收不回來。
很煩躁的時候,那就去跑步吧,跑個10圈8圈,好好反思自己。
還有,不要自己感動自己,以為看了一天的書,如何如何。效率擺在那兒,都是成年人了,對自己負責。
看到有句話:你的每一次放松,都會增加你考不上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