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同學“天生”不適合考研,有你嗎?
[摘要] 考研備考一年,說長也長,說短也確實有點緊迫。很多人沒能堅持到最后,在這個備考過程中,有好幾個“淘汰高發期”,畢業季就是其中一個。為什么選擇中途放棄?除了外力因素外,小編覺得更重要的還是自身。有些同學可能“天生”不適合考研,以下這些,看看有沒有你?
一.對讀研欲望不大
一些同學本身對考研欲望不大,可能是父母逼著考研,可能看著身邊的人考研就跟風考研。沒有自己的目標,專業也是隨便一選。這樣的同學很容易得過且過,往往抱著:“能考上是意外,不能考上是常態”的心態對待考研。這樣的人注定考不上。
二.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考研是個不小的決定,它需要你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備考過程中,身邊朋友的工作動態、父母的殷切希望或者不理解、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與不滿足等都可能給考研人帶來極大的壓力。如果內心不夠強大,很有可能承受不住。
三.對所學專業熱情不高
很多同學對所學專業熱情不高,卻沒有考慮換一個專業。可能害怕跨專業難度更大,也可能單純懶得查信息換專業。硬著頭皮上,既提不起學習興趣,對今后的職業規劃也沒有幫助。
四.意志力不堅定
考研最避諱的就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意志力不堅定。舍友約吃飯,你立馬屁顛顛跑了;朋友約逛街,買最多的就是你;女朋友撒個嬌,書什么的都不重要;早上起不來,心想“反正也不差這半小時,一小時,1.5小時……”這么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有效學習時間能有多少?
如果你有以上相似“癥狀”,那么小編不得不告訴你,你可能不適合考研!但是這一切就無法補救,當下就要放棄嗎?當然不!那么應該如何更正,解救自我于水火之中?我想你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一.你真的想考研嗎?
首先你一定要問問自己:你真的想考研嗎?還是只是因為“父母之命,媒妁,呸”,或者“大家都在考,那我也考一個”……考研應該是一件目的性很強的事,那就是你要考哪個學校哪個專業,你要達到怎樣的成就,你未來打算朝哪個方向發展?
而不是庸碌一年,然后到考場上草草了事。如果你對讀研確實沒有興趣,那么這一年咱就不浪費了吧;如果你有心考研,加油,過程和結果都很重要。
二.你的抗壓能力有幾級?
大家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人,都能體會學業上的壓力對人有多大摧殘力,你的抗壓能力能達到幾級?考研不像高考,有前面兩年的積累和沉淀。考研學習過程中,往往是隨著你學的知識越多了,越覺得自己不懂的有更多。隨著備考的深入,考試時間的臨近,更會讓人倍感壓力,特別是到后期,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現在就要培養自己的抗壓能力,養成良好作息,保持良好心態。多運動,少亂想;多讀書,少瞎逛;多喝水,少說話。
三.你喜歡哪個/類專業?
假如你不喜歡你現在所學的專業,硬著頭皮上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我們剛剛有說過,考研應該是一件目的性很強的事情,可能身邊很多同學就業和本科專業沒有相關,但是讀研就是一個“定性”了。
所以,一定要弄清自己以后想做什么,現在喜歡什么專業。選擇一個不喜歡的專業不僅備考上麻煩,對以后職業規劃也沒有幫助。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在考研上如此,在愛情……算了,愛情這東西我不熟,你要是見到它了替我向它問聲好。
四.你能更堅定一點嗎?
意志力這件事我們強調過很多次。考研路上要經歷的誘惑那可太多了,金錢、美食、美景、美人……比如來自同學的發展近況,來自朋友的殷切邀約。可能早參加工作會讓我們更早的看到回報,但考研是一項長遠投資;可能吃喝玩樂更容易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精彩,但是逃離舒適區才能求進步。
歷史上的所有偉大事跡告訴我們:你必須足夠堅定,才能成大事!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考研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