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腿扒开做爽爽爽挤奶网站,国产人伦视频,三级国产毛片,4438x成人免费,草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復旦大學新聞學專業362分考研經驗分享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428發表于2018-07-05

[摘要] 本科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學專業。2017年4月大三下學期開始備考復旦大學新聞學專業,初試總分為362分,其中政治66分、英語75分、新聞傳播學基礎98分、新聞實務123分,目前已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列入擬錄取名單。回顧備考過程,也有很多不完滿的地方,但后來人還是可以從中吸取一些成功和失敗經驗的。

從初試到復試,整整一年的備考時間,我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抓住你能抓住的,你就離成功不遠了”,所以,我想首先把這句話送給2019屆的你們。


這句話是我高中的一位老師說的,那時候是說我們只想著把難題搞懂,卻在簡單的題目上一錯再錯,結果就是我們難題不會、簡單題做錯,成績差得一塌糊涂。而這句話放在考研的語境下也是同樣適用的,我們總擔心對手太過于強大,擔心自己的資料不夠好,擔心老師會出偏題怪題難題……然而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很難去把控的,我們過于關注它們以致于忽視了我們最應該掌握的最基礎的東西,而這些正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質和足夠的資源,關鍵還是看我們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在我看來,我們只要把觸手可及的東西充分地利用起來,抓住你能夠抓住的,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時間就像陽光,你灑向哪里,哪里就開花,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科學地使用自己的時間。從正式開始備考到初試之間,我們可能只有6-9個月的時間,如何利用好這些時間是一個值得花時間思考的問題。去年正式備考之前我廣泛地閱讀了復旦考研聯盟公眾號的經驗帖,根據自己的情況初步將自己的備考時間規劃成四個階段,后來在實踐中不斷填充和修正,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備的規劃方案。12月考試結束后我也對自己的初試備考進行了思考,認為有些地方還可以改進,以下會給大家提出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階段4-6 月:全盤了解夯實基礎


具體目標:


1.專業:所有專業書閱讀完一遍,并且整理出書的框架


2.英語:梳理和記憶單詞


這個階段由于學校還有很多課程和其它瑣事,所以真正能用于備考的時間不是很充足。我當時每天會閱讀1-2章的專業書內容,然后聽一個單元的英語視頻,一天用于備考的時間大概是4-5個小時。期末備考的時候(6月),事情更多了,所以那一整個月的進度推進得很慢。這一階段的最終目的就是對整個考研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多和新祥旭輔導老師交流,多收集信息和資料,盡快確認自己的目標,然后就開始埋頭苦干,將專業課的書籍通讀一遍,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夯實基礎知識,不求背誦,只需要有一個大概了解就好。


【參考書目】參考書的話我當時只認真看了9本,分別是李良榮的《新聞學概論》和《網絡與新媒體概論》、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黃瑚的《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塞弗林的《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童兵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讀本》、劉海貴的《中國新聞采訪寫作教程》、丁法章的《當代新聞評論教程》、張子讓的《新聞編輯教程》。另外大致看了波茲曼的《娛樂至死》、李彬的《中國新聞社會史》、陳力丹的《新聞理論十講》。其實參考書就是僅供參考的書,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閱讀的書目,只要涉及新聞理論、傳播理論、中國新聞史、實務理論四個方面就可以了,求同存異。


【經驗帖的使用】經驗帖是前輩們成功或者失敗的總結,對于指導我們前進是很重要的。4月份各種經驗帖都新鮮出爐了,大家可以廣泛地進行閱讀,挑選十來份自己喜歡的經驗帖打印出來,反復閱讀,尋找前輩成功的共同點,當然也可以總結失敗之處,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開始拿來尋找答案,避免走彎路。我在備考初期就打印了一份厚厚的經驗帖,在備考的全過程都會有事沒事地拿來看看,圈圈畫畫、紅紅藍藍的地方很多,感覺受益匪淺。


【收集真題】另外我們也需要在這一階段收集好兩門專業課的全部真題,將它們打印下來。我當時利用幾天時間將1995-2017年的真題全部收集整理出來了,然后在閱讀完參考書之后,將曾經考過的知識點全部反映到書上。標注越多的章節說明它越重要,是老師喜歡出題的地方,這樣在之后的閱讀和背誦中就會多加重視。


【英語單詞】英語的話,這一時期我主要是背單詞和看視頻。至于資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其實每一本資料尤其是單詞書都是很好的材料,關鍵是買來之后不要浪費,抓住你能抓住的東西,每天堅持用好自己的材料就好,記會單詞本身,打好基礎。我當時用的是學長用舊的戀練有詞,視頻也是學長給的,每天會跟著戀有詞的視頻學習一個單元,不會的單詞及時記憶,這樣在暑假正式來臨之前就把單詞這部分全部聽完了。學有余力的同學我建議早點結束單詞部分,爭取在6月份就可以投入練習真題,這樣真題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練習和揣摩。


第二階段7-8 月:全力備考強化記憶


具體目標:


1.專業:整理全部筆記并且背誦;每周訓練一篇消息改寫和一篇評論寫作;每天看一篇論文


2.英語:考研詞匯再全部過一遍;2004年前真題的閱讀理解部分做完第一遍


3.政治:精講精練和1000題刷第一遍


這一階段是備考的“黃金時期”,因為基本上是暑假時間,沒有其它瑣事拖累了,可以全身心地備考。


【身體健康】在這一階段我首先想和大家強調一下身體健康的問題,考研是一場持久戰,身體健康太重要了。我在大學前面兩年半從來沒有生病,但是在備考的一年中我一共生病4次,其中兩次非常嚴重,完全沒有辦法學習,耽誤了好幾天。這對于心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總會覺得自己落后了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每天要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不要死磕時間,同時每天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鍛煉,爭取能堅持到考前。我當時總想著能多一點時間進行學習,所以鍛煉也只是在暑假這兩個月和男票一起跑步,后面就沒有堅持,現在回頭想一想還是覺得每天花點時間鍛煉是很值得的事情。


【作息時間】在這一階段我每天投入復習的時間基本上在10個小時左右,每天早上7點起床,洗漱的時候聽一聽人民日報的“新聞早班車”,然后8點正式開始學習,上午的時間主要用來整理筆記和背誦筆記。中午在11點半到一點半之間是休息時間,用來吃飯和午休等,有時候也會看看公眾號推送的熱點。下午會用半個小時看一篇論文,然后兩點到五點之間會一直學習英語,契合英語正式考試的時間。晚上是從6點半到8點半學習政治,然后去操場跑步,鍛煉一個小時之后回來。洗漱好之后差不多10點了,然后再學習一個小時,主要是對一天學習的內容查漏補缺,算是一個相對靈活的時間,防止有些任務沒有完成造成心理負擔。一周會在周五下午5點以后休息,自由安排處理一些事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作息規律,但是要有恒定性,學習和休息的時間都要盡可能固定。


【整理筆記】在暑假的時候,很多同學會糾結究竟該不該整理筆記,又該怎么整理筆記。我當時也陷入到了這樣一個困境之中,一方面覺得前輩的資料已經很完備了,自己再整理又浪費時間又多余,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整理自己的筆記,又覺得前輩的資料在很多地方不符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后來在多次糾結之后我還是決定按照章節從真題開始整理和背誦,后面再逐漸補充其它重要的知識點。


我在這一時期整理了1995-2017年的名詞解釋和簡答題,每天上午的時間用于整理和背誦,但是論述題一直沒有看,想要留到后期進行自我檢測。我覺得我的新聞史背誦得不錯,在此將自己的經驗跟大家說說。新聞史的學習主要還是背誦,反復記憶反復強化,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但是我們可以優化自己的記憶方式。中國新聞史的重要知識點大概80來個,所有知識點大概200來個,如果不按照某種規律來背誦,可能很容易忘記或者記混。我當時是將所有的報紙按照創辦時間的順序整理下來,整理的內容包括創刊時間、終刊時間、創刊人、創辦地點、內容、性質地位和意義、備注,這樣花了很長時間整理出來之后再打印下來,每天按照資料背誦,到考前,資料已經變成破破爛爛的了。這樣記憶真的很有效,比如有的報紙的創刊時間會想不起來,但是如果記得這份報紙前后的兩份報紙,就很容易推斷出這份報紙的時間,再加上是處于同一個時期的報紙,它們的性質和內容也可能是比較相似的,這樣就會大大提升記憶的效率。


專業筆記


【框架意識】在這里我強烈建議大家在整理筆記之前先形成自己的框架,我是到11月份才想起來把所有背過的知識點整理成框架,然后打印出來逐個背誦的。這個方法真的非常好,每個知識點屬于什么位置一目了然,即使背完想不出來具體的內容,也可以通過回想它所處的位置來將它的概念框定。當時在圖書館學習的時候對一個女孩的印象十分深刻,她從早到晚在走廊背誦知識點,但是從來不帶書,我們都叫她“無字天書姐”,她就是屬于將框架爛熟于心的。當時我也很想學習她的這種方法,但是還是一拖再拖,等到我整理出來后時間已經非常緊張了,只細致背過一遍、粗略背過一遍,我想如果能夠早點開始背誦框架,分數應該會考得高一些。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吸取學姐的教訓,早早地形成自己的學科框架,然后再不斷地進行完善,豐富自己的知識樹。整理框架方面的工具學姐比較推薦XMind和幕布,但是XMind免費版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以圖片的形式打印出來會很模糊,所以可以在XMind上面先整理好,然后導入到幕布上面,幕布十分簡潔明了,直接在電腦上或者平板上就能背誦了,當然導出成Word或者PDF的形式打印出來也是可以的。


至于如何整理框架,這就又是一個大工程了。為了得到一個相對完美的框架,我們有時候可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之后也會不斷地進行補充和修改。我當時把專業課框架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別是學科理論、學界熱點、業界熱點,其中學科理論包括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實務理論、中國新聞史,每個部分又細分為更多的章節,每一章節都包含著重要的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在學界熱點部分我整理近年來熱門的8個主題,分別是國際傳播、媒介融合、媒介倫理、新聞法制、互聯網時代的新聞生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媒介事件、輿論輿情,每個主題也會細分出小主題或者事例;業界熱點部分是一個一直處于動態修正的部分,因為熱點事件層出不窮,需要把新鮮的事例及時地補充到框架中去,以“后真相時代”這一主題為例,去年4月份可以把于歡案寫進去,9月份可以把榆林產婦墜亡事件加進去,而11月份引起熱議的江歌案又會成為一個鮮活的事例,因此隨時保持對于熱點事件的關注也很重要,可以利用休閑的時間看看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或者看看新聞。框架有了之后,再去背誦知識點就會比較踏實,因為會很清楚自己進展到哪一步了,還有多少東西需要準備和背誦,所以在此再次強調框架意識的重要性。


【新聞實務】在這一階段新聞實務也要開始抓起來了,主要是指消息改寫和新聞評論。我是從7月份開始練習的,每周練習一篇消息改寫和新聞評論。當時是跟著公眾號推送的材料進行練習的,寫完之后也會投稿希望能獲得被批改的機會。在此提醒一下大家,每一次練習都要盡可能地認真,練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效果,如果沒能得到批改的機會,也要關注推送中其它的作品,吸取一下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這樣跟著練習幾個月之后會有很大的收獲。消息改寫這個東西不像評論寫作,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是可以進步飛快的,但是新聞評論只能依靠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在改寫了十幾篇的消息后,我按照課程里面的講解將這些文章分為四類,然后逐個地分析和再次改寫,這樣的練習所產生的規模效應讓我在這方面的能力突飛猛進。我想我最終的新聞實務能考專業最高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消息改寫和新聞評論一直堅持每周練習,沒有松懈。


關于新聞評論的練習也推薦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我當時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是專門用來積累新聞熱點事件的,我按照時間順序將發生的熱點事件逐一整理下來,一般包括事件概況、同類事件、理論解讀、經典評論、我的思考等幾個方面,這些事件的分析都是在論述題中很有可能會遇到的。在整理完熱點事件之后一般都會對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非曲直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了,這個時候可以寫一篇與此相關的新聞評論。因為是熱點事件,所以網上肯定會有很多這方面的新聞評論,因此可以搜來看一看,對比一下觀點、論據等方面的優劣,然后擇其善者而從之。在這里推薦一下微信的搜索功能,只要打出關鍵字進行搜索,就可以搜到很多與此相關的文章、百科、問答等內容,很豐富,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實務練習的時間剛開始可以不用對自己那么苛刻,只要能寫出來就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要給自己提出來更高的要求了,比如限時30分鐘寫一篇600字的消息改寫或者新聞評論。另外,我們一開始可以在網上通過打字的方式練習,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但是后期就應該在紙上書寫下來了,因為畢竟我們考試的時候是以書寫的形式,而打字和寫字在閱讀感受、思考方式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原則就是盡可能使我們平時的練習和真正考試時的要求相一致,一切以考試要求為最終標準。


【論文閱讀】一定的論文閱讀對于掌握業界熱點、積累專業知識、掌握學術表達都是十分有幫助的,因此可以選擇一些優質的論文進行閱讀。我當時從網上找了近年比較熱門的論文六七十篇,把它們全部打印出來,在暑假的時間里每天閱讀一篇。一開始讀的時候十分迷茫,感覺讀起來很枯燥難懂,但是讀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找到感覺的,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好。但是我覺得我當時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讀得太雜,針對性不強。我建議大家可以進行集中式的閱讀,比如說你最近在背誦有關輿論方面的內容,那么你就可以針對性地閱讀輿論這方面的論文,另外看一看這方面的熱點事件,這樣互相加深印象,對這個問題的了解就會逐漸深刻起來,在論文中看到的優秀的觀點和表達也能積累起來,為自己所用。


【英語真題】英語我當時用的是張劍黃皮書,真題解析很透徹。我認為英語資料用一整套的真題資料還是夠用了,不用買太多給自己造成負擔,能把一套用心地吃透,就一定能考出不錯的成績。一般來說真題最好能做3遍以上,但是我推進得很慢,直到9月底才把閱讀理解第一遍做完,后來又做了一遍就快到考試時間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時間,爭取在暑假就做完第一遍,9月份開始做第二遍,10月份第三遍,之后再主攻翻譯、新題型、完形填空、作文部分,這就相對快了。


英語閱讀理解始終是重中之重,占40分的份額,我當時閱讀理解部分只錯了1個,主要失分在新題型部分了,錯四個,這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所以在這里可以傳授一下有關閱讀理解的經驗,我當時只做了兩遍閱讀理解但是做得還是非常認真的。第一遍的時候基本上是一天只做一篇,但是會用好幾個小時的時間來研究錯題,如果錯了兩個及以上,或者覺得這篇文章不是很明白,就會把文章全文翻譯下來,對照著黃皮書上的翻譯一一修改,糾正自己的錯誤翻譯和對文章的錯誤理解。這樣堅持做完一遍之后收獲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在9月份把閱讀理解全部做完一遍之后,將自己的錯題整理成了一個表格,計算每篇文章的錯題數量和每一年真題的錯誤率,得到很多有趣的發現,比如從1997年的真題做到2013年,錯誤率呈現下降的趨勢、每一年的第二篇閱讀理解錯誤最少、錯3題的基本上集中在第一篇閱讀理解等等。在73篇文章中,全對的是21篇,錯1題的是25篇,錯2題的是18篇,錯3題的是9篇。后來我針對有不同錯題數的文章進行針對性地處理,比如對于錯了3題的文章全文翻譯、分析錯題、全文背誦,對于錯了2題的文章全文翻譯和分析錯題,對于錯了1題的文章就只分析錯題就好。


我把錯誤的88道題目進行了分類,分別歸類到主題題、例證題、推理題、細節題、詞匯題、態度題這其中一個,再對每一類進行集中化的梳理,探究每一類題的做題技巧,這部分我當時也參考了何凱文的閱讀思路解析的視頻,沒有買書,因為覺得看不完,徒增負擔,實際上里面講的東西都能在真題中找到的。這樣規模化地研究完之后,覺得自己閱讀理解的能力突飛猛進,這在10月份做真題模擬的時候能明顯地感覺到(留了2014-2017年的真題后期進行模擬)。另外我很推薦背誦閱讀理解的方法,背完之后你會對這篇文章的結構十分熟悉,哪里會出題也會有一個大致的感覺,而且文章里面的好詞好句也能用到作文中,從閱讀理解中積累作文素材也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方法。


【政治復習】政治的復習一定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不能急躁。我當時自以為很認真,但是可能在細節上沒有處理好,以致于最終在多選題上有很多不確定的選項,造成失分過多。現在回想和總結起來,我認為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是題海戰術加上理論背誦。我是從頭到尾跟的肖秀榮,材料是非常好的材料,關鍵還是看我們怎么用起來。我建議大家在暑假的時候可以每天學習兩個小時的政治,看一章精講精練再做一章的1000題,爭取在暑假結束之前就能把精講精練和1000題過一遍。


第三階段9-11 月:加強練習能力提升


在這一個階段我們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了,還要學會在此基礎之上加強訓練,將知識進行輸出,提升自己的能力。


【專題整理】以專業課為例,在這一階段我們要整理一些重點專題,在上面第二階段學姐也介紹了一些學界熱點和業界熱點,每年的情況會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整理相應的專題。這些專題我當時是先看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內容將它們摘抄下來。然后會看一些論文,把論文上的經典表述也摘抄下來,有的也會進行背誦,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尋找各個學校歷年與此相關的真題,然后進行訓練。我當時每整理一個專題,就會把相關的真題論述題限時做一遍,如果時間緊張或者題目比較簡單的話,就會把框架列出來。比較建議大家用手寫,因為畢竟考場上也是用筆書寫的。另外建議大家把控好時間,一般一個論述題用時大概是30-40分鐘,我們可以先用幾分鐘的時間打一個草稿,然后再開始答題,要注意書寫的速度。


【書寫速度】說到書寫的速度,這一點是怎么強調也不為過的,因為每一年總會有人寫不完。我認為我在練習的過程中還是很注重答題的速度的,但是最后在考場上還是差一點沒有寫完,記得當時距離考試還剩20分鐘的時候,我的消息改寫和新聞評論才剛剛開始寫。當時手抖得不行,寫字開始龍飛鳳舞了,看到題目也沒有過多的思考,直接憑感覺就開始寫。鐘表也不敢看,生怕下一秒考試就結束了,埋著頭一個勁寫。但后來當我寫完的時候抬頭看鐘的時候,居然離考試結束還有7分鐘,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現在這么寫恐怕根本寫不完。但是又覺得這7分鐘很可惜,不能把飛舞的字和不完全的思考修正過來了。這就是沒有充分地把控好時間的表現。所以建議大家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多注意時間把控的能力,千萬不要出現時間不夠用的情況。


【真題模擬】另外我認為這個階段應該進行一些真題的模擬了。我當時從10月份考試,每個月月底會進行一次專業課模擬,12月模擬了兩次,一共進行了4次。記得每次模擬完之后,都覺得自己的整條手臂都要廢了,但是只要能寫完都是成功的。我認為不管我們怎么練習,真正到考場上都會覺得時間緊張,但是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充分地利用好時間,把題目寫完,我們就成功了一半。


【關于報班】再說一下關于報班的問題,有很多學弟學妹在備考初期的時候就在咨詢要不要報班的問題。我希望大家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需要盲目地報班。特別是在前期打基礎的時候,我認為應該主要靠自己去看書和梳理,獨立地解決一些問題。當然隨著復習的深入也難免會產生自我懷疑,會想要找新祥旭老師指導一下。我當時是到后面整理專題的時候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也很擔心自己信息沒有收集全,后來也報了一個新祥旭熱點班。建議大家選擇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學長學姐尋求指導,聽他們的課,最好能得到她們的聯系方式,多多虛心請教。另外,資料不在多而在精,無論什么資料能好好地吃透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貪多嚼不爛。


【及時復習】我們都知道考研要記憶的東西是非常多的,無論是專業,還是英語、政治,都要花費很長時間去記憶和背誦。因此,如何讓記憶的東西保持得更長久、更清晰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此我只有一個建議,就是及時復習,這是一個笨方法,但是也最有效。每天看的資料不是背過一遍就可以放下了,而是要在當天晚上和第二天再次記憶,加深印象,要不然以后會花掉更多的時間去記憶。我記得我從9月份起每天都會用一上午的時間去復習前一天背誦的東西,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時間可惜一陣恐慌,但是回過頭來看還是值得的。


第四階段:12-考前:沖刺


【心態】在這一階段我覺得最應該強調的是心態。前面半年的備考讓我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背誦了很多資料,實際上我們的知識儲備已經十分充足了,關鍵是看我們怎樣平衡好心態,在最后的階段穩住自己,再往前進步一點點。實話說我當時到12月份的時候心態是有點崩潰的,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始終堅信自己一定能考上。但是到了12月份,天氣很冷了連起床都困難,專業課又覺得進入了瓶頸期,腦子里一團漿糊感覺什么都不會,再加上政治到后期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每天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整個人都十分頹喪,基本上是三天兩頭大哭一場。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沒有太過壓榨自己,每天還是7-8個小時的睡眠,偶爾和男票去曬曬太陽、看看金魚。每次中午吃完飯去溜達的時光都覺得無比美好,想要再多停留一會。那時候真是連享受陽光都是一種奢侈,但我還是偶爾會因為喂魚而推遲學習的時間,或者因為刷微博而不想投入學習中。在12月份的關鍵時期,任何一件微小的不如意都可能讓我們的心態失衡,因此我們在這個階段也要學會寬容自己,實在累了不想學了也可以去看看電影,出去轉轉,回來再看書,這樣效率也會高一些,總比一直焦慮著強。


回頭去看自己的打卡記錄,我在12月份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在這里抄錄下來:1.專業框架背誦兩遍;2.兩次專業真題模擬;3.修改以前寫的評論,整理出重點評論10篇;4.背熟英語必背作文20篇,總結好詞好句;5.政治肖8和肖4做完、反復背誦。


【政治沖刺】最后再說一下沖刺階段政治的復習。前期政治每天所花的時間不會很多,但是越到后期越應該花時間重視起來了,因為政治是一門性價比很高的學科,你付出的時間會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在12月份,政治的學習還是非常緊張的,肖8和肖4都陸續出來了,我們需要對選擇題進行自測,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政治大題尤其是肖4的大題在最后幾天一定要瘋狂地背誦,基本上到考場上都用得到。我記得在考試當天吃早飯的時候,還有很多同學拿著肖4在背,后來很多題目也確實考到了。


另外,我當時開始備考的時候會很關心學長姐們用的是什么工具,我估計大家也是一樣,下面我會專門整理下來,大家選擇性地加以利用。


APP 推薦:


1.XMind:用于整理框架


2.幕布:用于背誦和打印框架


3.石墨文檔:用于打卡和記事


4.有道云筆記:用于收藏歸類各種好文章


5.:對于隨時掌握研訊很有幫助


網站推薦:


1.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隨時關注學院的動態


2.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網:隨時關注考研動態


以上主要是針對初試備考方面的建議,當然也只是一家之言,很多東西還是得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考研是一場宏大的“戰役”,在我們具體操作的時候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細節問題,這也是任何人和任何一篇經驗帖都無法代替你解決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在廣泛吸收經驗的基礎之上,結合自身的情況,及時地將這些問題以最好的方式解決掉。你會遇到的問題,其他人也同樣會遭遇,只要致力于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你就贏了。還是那句,抓住你能抓住的,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關于復試還是有很多可說的,但是現在說還為時過早,以后有機會再細細地說一說復試的備考經驗。


這篇文章很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耐心讀下去,但是我覺得都是很有必要告訴大家的東西,也是我在一年的備考中感悟到的東西,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