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壓箱底的熱門專業擇校盤點
[摘要] 考研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專業院校選擇,其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更是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工作生活,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專業選擇,小編整理了最為熱門的專業類型,供大家參考。
?專業選擇誤區
一、跟著排名走
五花八門高校的排行榜,排名結果也各不一樣。實際上,名目眾多的排名脫離了社會認可與實際水平,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價值和參考作用。
二、頑固的名校情結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強勢和劣勢專業,名校只是強勢專業的實力和數量上更勝一籌。而且名校競爭激烈,分數線高,錄取比例低,調劑情況頻繁,也不一定好找工作。
三、熱門專業好就業
很多考生認為熱門專業能有一個好的未來。的確,熱門專業會給人“市場大、就業前景廣闊”的印象。但熱門的專業畢業人數也龐大,意味著你面臨著更大的就業壓力。
?跨專業類型
一、文史類考生跨考
經過四年的訓練,文史類考生往往擁有出色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資料整合能力,英語基礎普遍較好,文史知識儲備雄厚,擅長回答主觀性的大題,在文史大類的相關專業中選擇跨考,難度較低,成功率較高。如哲學跨考中文、中文跨考新聞學,這些專業需要培養的能力、要求都是相通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積累和能力。
然而,文史類考生普遍數理能力較弱,很多考生在大學甚至沒有接觸過高等數學,所以想要跨考經濟管理、理工類專業,面對幾本完全陌生的專業書籍,備考難度較大。
此外,隨著近些年專業碩士的興起,很多專業碩士考試不考數學,如教育學碩士、國際漢語碩士等,其考試內容與文史類專業內容還有很多重疊之處,非常利于發揮文史考生優勢,跨考成功率較高。
二、經管類考生跨考
經管類考生擁有較強的案例分析和語言邏輯能力,擁有一定的數理統計知識儲備,相比較文史類考生跨考有一定的優勢。考生可以在經管專業大類中跨考,如會計跨考財務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學跨考金融學等。
相近專業間的跨考成功率高。比如,同屬于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專業彼此之間跨考難度較低,同屬于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金融學、國際金融、保險學等專業跨考成功率較高。
如果在數學方面不擅長,又對文史方向感興趣,跨考文史類專業也有一定優勢。因為經管類專業的許多延伸讀物涉及文史哲的內容,考生在大學學習中多少都會有所涉及。
此外,專業碩士中的公共管理碩士、法律碩士等由于沒有數學,且部分專業課經濟管理類考生有所涉及,會降低備考難度。而對于理工類專業,除非有特殊的興趣和特長,否則很少會有經管類考生涉及。
三、理工類考生跨考
理工類考生往往擁有較強的數理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其選擇范圍相對較寬,可以在理工大類中跨考,也可以跨考經管類專業。
在理工大類中,理學和工學可以互相跨考,如數學專業與計算機專業互相跨考,生物學與生物醫學工程互相跨考等,彼此都有相同的專業基礎課程,知識儲備相近,思維習慣相近,成功率較高。
此外,理工類考生跨考經濟管理類專業也同樣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目前,經濟管理類的諸多前沿性問題都需要借助數學、邏輯等理工科思維,需要考生有非常強的數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致使諸多科班畢業生都無法滿足學科要求,面臨嚴峻的挑戰。而理工類考生在這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逐漸開始搶占科班生的讀研機會。
四、醫學類考生跨考
這個群體相對非常獨立、特殊,他們的學制是五年,學習的內容、專業技能具有非常強的行業屬性。跨考難度較大,風險較大。
醫學考生往往很少選擇跨專業報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確實對本專業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與醫學相關的公共管理類專業,如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等,難度較低。
?熱門學碩擇校
一、法學
說到法學,不得不提的就是“五院四系”。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西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前身)、華東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前身)、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前身)。四系分別是北京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律系。
“五院四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法學研究和高等法學教育的最高水平,堪稱法學類院校中的泰山北斗。中國高等法學教育界曾有這一種說法: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學科班生”。
二、醫學
目前國內醫學院校不在少數,且層次結構分布各不相同,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老牌的知名醫科大學建校早,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學術水平高,論文排名靠前,名醫薈萃,醫療技術領先。
省屬或區域內(如東北、華北、華南)知名的醫科大學在一定范圍內比較有名氣,其中的某些專業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具有領先地位,但與老牌的知名醫科大學相比,其醫療水平、學術水平在總體上還是稍遜一籌。
各省的規模相對較小的醫學院辦學各有特色,但在醫療水平、科研水平上表現一般;各省的私立醫學院校,一般沒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三、計算機
可以優先考慮華北地區,華北地區的IT產業發展的潛力無限,尤其是京津地區,軟件業規模居全國之首,已成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陣地。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通用應用平臺、行業應用平臺和辦公套件等平臺軟件領域的研發上取得了不俗成績。
計算機專業主要分為三大類:計算機基礎專業、與理工科交叉的計算機專業、與文科藝術類交叉的計算機專業,具體每一類都有許多專業,也都相應對應不同的院校,大家可以參考考研論壇和考研網的建議,做出決定。
四、金融學
金融學研究生的擇校大致可分三類:綜合類大學金融專業、財經類大學金融專業、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金融學研究生在專業和學校的選擇上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其中包括地域,興趣和今后的就業問題。
這些方面可以參考考研論壇和考研網的建議,但不要盲從,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還可以看一下同專業的招聘信息,對今后的就業有一定的了解。對于網上的一些擇校的建議,切勿人云亦云。
五、經濟學
報考經濟學專業,如果未來想到公司里或者政府機關就職,地緣因素比較明顯。而且一般比較好的院校都在上海、北京兩地。
同時,報考時要考慮畢業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謀求發展,就業或者創業,還是想繼續讀書,爭取留校任教,或者到一些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這些問題在擇校報考時最好妥善處理好。
六、管理學
管理學專業的院校可分三大類:老牌的管理學院系,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管理學教學體系較為成熟,因此競爭激烈,報考難度很大。
開設在“211工程”高校的管理類院系,其實力不俗,發展迅速,在管理學教育上絲毫不遜色于老牌院校;由于院校本身的實力較強,報考這些院校的考生多為本校考生,他們在獲取內部資源方面占據天時地利的優勢,往往錄取率較高。報考這些院校的跨校考生人數較少,且本科多為二類院校,實力一般,因此考試難度較大,考研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省屬重點大學的管理學院,雖然成立歷史較短,但發展迅速,每年報考這些院校的本省考生比例較高,競爭情況視報考專業而有所不同,企業管理、管理工程等專業競爭比較激烈,而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專業則較為冷門。
七、英語
很多考生認為學英語就應該去一些文科院校,尤其是英語專業特點較為鮮明的院校,比如北外、上外、川外等。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實力和自信,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這并非明智之舉。這些院校報考人數多,錄取率很低。
相比之下,清華、北航、北理工、哈工程等理工科強勢院校,英語專業也都很有特點。更重要的是,這些院校在英語同理工專業的結合方面做得很好。
這些院校研究生階段除了要學習一般院校所開設的英語語言文學、詞匯學、翻譯、寫作等課程外,還要學習各院校所獨具的優勢專業,比如航天領域、船舶領域相關英語等。具有這樣專業背景的研究生在將來的就業競爭中無疑更具競爭力。
八、社會學
考社會學專業,應該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大學所在的城市,二是大學在中國大學體系中的位置,三是這個學校的社會學學科在中國社會學界的位置。社
會學專業在不同大學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其水平當然也就參差不齊。社會學在中國非常年輕,老一輩主要做奠基工作,但社會學水平到底有多高真還看不出來,相反,倒是越到晚近,社會學才越成熟。
?熱門專碩擇校
一、金融碩士
地域方面,盡量選擇經濟發達地區,這類地區金融企業眾多,其次選擇省會城市;校內資源方面,要注重導師在金融行業的地位及優質的校友資源,對個人發展特別重要。
二、法律碩士
地域方面,一方面實力強的法學院校多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機會多;也要與自身畢業后的發展情況結合,綜合考慮選擇最合適的。
三、會計碩士
地域方面,建議首選經濟發達地區院校,企業眾多機會多,就業優勢大;首選211院校,因為經管類學生職業發展需要深厚人脈,211院校的人脈積累遠勝于非211院校;學費、學年制也需考慮
有些高校學費不菲,經濟條件有限的同學還需三思;年紀較大同學則需考慮學年制的問題。
四、翻譯碩士
盡量選第一,二批獲批院校,MTI院校已經遍地開花,質量也參差不齊,擇校建議選擇前40院校,目前社會對這40所學校出來的MTI學生認可度較高。
避免報考工科類院校的MTI,首先專業性不強,其次實踐機會少,最后工科院校不一定好考。
謹慎選擇八大外國語院校,八大外語學院都是專語言類王牌校,競爭激烈,難易程度可想而知。
綜合類大學的MTI更加保險,報考這些院校的MTI不太吃虧,雖然MTI在該校不是王牌專業,但是由于這類學校本身就是優秀類學校,社會認可度較高。
希望以上的經驗,能對你選擇專業和學校時有所幫助,如果心中已經做出選擇,就要選擇風雨兼程的努力啦!加油吧,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