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不同出身對考研的影響?你得知道這些!
[摘要] 同樣的分數一個雙一流名校的考生,一個非重點高校的學生,如果你是老師,請問,你PICK誰?
畢竟僅通過一個考研初試加一個時間極短的復試面試,很難看出二者的真正實力。再者,重點學校本科生,學業任務繁重,復習時間沒有普通學校的多,這也是大家的共識,一個相同的分數,很難否定別人本科四年在重點高校所培養的學習能力。
所以,說考研與本科沒有關系的基本是在耍流氓。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本科學校不好,考研會有一定的劣勢影響。接受這個事實,并盡可能把這個影響降到最低。
網上有這么樣的一個例子:故事的主人公從三本學校考到了西安交大,如下,是某研友記錄的她們復習的一些細節。
我們同時開始復習,幾個月過后,當我數學還沒有看完一遍的時候,她已經過了兩遍,并開始刷題了,厚厚的筆記本上全是每一輪復習畫上的密密麻麻的記號。
到了暑假,我正發愁是留校復習還是回家,用不用報個班,時間怎么安排,回頭看她,她早已把每天的復習時間精確到小時安排的滿滿當當。每天,刷微博,看雜七雜八的時候,總能看到她的打卡。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考研后期準備政治的時候,那時,鋪天蓋地的政治資料,五花八門的押題卷在我的桌子上堆的滿滿當當,自己背書的進度遠遠趕不上買書的速度。她,擠時間把所有老師押題卷上的知識點總結整理成了一個word分享給了我們,并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話:最后階段,各大老師的絕招肯定都會放到自己的模擬卷里,重合的地方,一定是今年的重點,我們優先把握,勝算更高。看來,她不僅僅是努力,就連復習的方法上也已經超越我們一籌了,最后,不出意外,她高分考上了西安交大。”
逆襲的背后永遠是努力地拼搏,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逆襲成功!就像結束的世界杯,克羅地亞作為一個1991年建國,1998年才實現名義上的統一,這么一個人口不足北京1/5的小國,在本屆世界杯賽程里他們表現得足夠優秀,三場加時賽,這對于并不年輕的他們來說并不容易,最后支撐他們的就是意志力,在面對年輕的法國隊之前,他們比年輕的法國隊多打了90分鐘比賽,并且少休息一天,但就是這樣,他們依然沒有放棄。
33歲的莫德里奇其實也害怕自己終有一天會追不上時光,即使他已經化作拉滿的箭,惆悵在眼淚和沉默中隱晦地表露。人生翻盤的機會,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多,相對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相對33歲的莫德里奇,他經歷過生死之后可以坦然以對生活里的荊棘,卻無法從容面對歲月的遷移,他曾在夢想的天平上,讓飽受戰爭坎坷的過去歸零。
有時候,我們會過多的關注冠軍的光芒,其實,對于克羅地亞來說,對于莫德里奇來說,遺憾獲得亞軍或許也是另外一層意義上的成功。
都說考研很苦,但其實不外乎“低頭”和“抬頭”兩件事:
1.埋頭苦干。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至少在你這個小圈子里,你得是最努力的那個。
2.抬頭思考。除了努力,平時也要善于琢磨,能總結一些別人看不到卻對考研有幫助的方法。當然,只要上一條做到了,這條順理成章,努力程度不到位,總結方法只是在為自己的懶惰找一個心理安慰。
除了上面說的這2點,分享上文中的學姐總結的3個心得給大家。
01 高分是王道
與其說考研是公平的不如說考研的卷子是公平的,只要學的足夠好,就能考高分。對于本科學校不占優的我們,比起雙一流畢業的學生而言復試是肯定吃虧的!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復試可能吃的那些虧,初試盡量給它彌補,考出一個盡可能漂亮的分數。充分利用好比重點學校的競爭對手多出來的復習時間,努力看書學習,少干兩把王者吃雞,多看幾遍書。
02 重視復試
復試如何提前準備?
第一,復試的時候英語口語一定要練好,哪怕只是自我介紹也要說得標準且流暢,這是復試面試的第一步,也是拿下關鍵印像分的一步。
第二,自信!給老師營造這樣的印像:高考沒發揮好,并不意味著我上不了名校。
03 平和心態,別想太多
出身什么的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再怎么樣它也改變不了了,所以為什么還要想自己本科如何,成績怎么樣,有沒有得過獎學金,復試會不會因為這樣比別人差,事已至此,愁也是徒勞。不如多做兩套真題紙,多背兩個單詞,好好把歷年真題吃透!
總結一句話,分數才是王道。考慮其他問題都是在耍流氓。最后一句話,鄙視鏈總是存在的,不能站在頂端,也要向頂端靠近。與君共勉,祝君前行!
重要通知:考試點專業課+公共課全網五折,你要不要試一試?在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專業課,沒有你找不到的專業課!活動僅4天,7月24日到27日,第二波福利別再錯過了!點我去選課!
部分課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