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掃盲:中國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建設的歷史
[摘要] 研究生和本科學科專業目錄實質是對不同學科專業進行的一種重新編排,是對整個知識體系的劃分設定。因此,修訂研究生和本科學科專業目錄,推動學科專業的分類調整,服務于高等教育事業,服務于創新人才培養,成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基本思路之一。
研究生和本科學科專業目錄實質是對不同學科專業進行的一種重新編排,是對整個知識體系的劃分設定。因此,修訂研究生和本科學科專業目錄,推動學科專業的分類調整,服務于高等教育事業,服務于創新人才培養,成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基本思路之一。
中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由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和本科生學科專業目錄組成,其中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分為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三個層級。我國中國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經歷了四次分類調整,每個階段情況如下:
第一階段:1983-1989年
(一)《試行草案》背景
在1981年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第一批學位授權申報時,申報的學科專業,大多數學科相當于二級學科,但有的是研究方過于窄;也有的把幾個專業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學科,又過于寬。在學位授權審核初審時,各部委曾對申請的學科專業進行了調整。為了做好第一批學位授權的復審工作,教育部對各部門審核工作中擬訂的學科專業目錄進行了匯總,并參照了外國的學科專業目錄,擬定了一份《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草案)》,供1981年7月26日至8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一次會議討論修改。1983年3月15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公布、試行此《試行草案》。
(二)《試行草案》主要內容
《試行草案》將學科專業分為十個學科門類,它們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和醫學。
在十大學科門類中共設置了63個一級學科,其中哲學門類1個,經濟學門類1個,法學門類5個,教育學門類3個,文學門類3個,歷史學門類1個,理學門類12個,工學門類25個,農學門類6個,醫學門類6個。63個一級學科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心理學,體育;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藝術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氣象學),海洋學,生物學,管理科學,自然科學史;力學,機械設計與制造,儀器儀表,金屬材料,冶金,動力機械及工程熱物理,電工,電子學與通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建、水利,測繪,非金屬材料,化學工程和工業化學,自動控制,管理工程,地質勘探、礦業、石油,鐵路、公路、水運,船舶,紡織、輕工,林業工程,原子能科學與技術,航空與宇航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技術科學史;農學,畜牧,獸醫,農業機械化與電氣化,林學,水產;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中西醫結合,藥學。
《試行草案》共列638種學科、專業(二級學科),其中,哲學10個,經濟學24個,法學37個,教育學34個,文學51個,歷史學13個,理學88個,工科234個,農學59個,醫學88個。
為了培養軍事學高級專門人才,1983年12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3次會議決定增設軍事學學位,并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中增設“軍事學評議分組”。軍事學下設9個學科專業,即軍事思想、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戰爭動員學、軍制學、部隊指揮學、軍隊政治工作學、軍事后勤學。
(三)《試行草案》存在的問題
《試行草案》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①有些專業口徑寬窄不適當,有的劃分過細、偏窄;②受管理體制的影響,有的專業按行業劃分,使一些內涵基本相同的專業分別設在不同的一級學科之下;③一些新興、邊緣學科方面的專業未及時補列。同時,由于經過三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審核和幾年來招收、培養研究生及授予學位工作的實踐,對如何調整和修訂學科專業目錄積累了一些經驗。
第二階段:1990-1995年
(一)《原目錄》背景
針對1983年《試行草案》出現的各種弊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做出了修訂與調整《試行草案》的決定,并且規定了修訂原則:是以《試行草案》為基礎,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二是學科專業劃分以學科自身內涵為主,適當考慮業務部門的特殊需要;三是劃分過細偏窄的專業要適當歸并,專業名稱要規范、準確,能夠科學反應學科內涵;四是增加_些比較成熟的新興、邊緣學科與反映當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趨勢的專業;五是處理好與本科生專業設置的關系,凡是不適宜于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不列入。
(二)《原目錄》主要內容
1990年11月正式頒發了新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共設置了11個學科門類,72個一級學科和620個二級學科。與1983年的《試行草案》相比較,學科門類的數量上沒有變化,但一級學科增加了8個,二級學科減少了27個。
(三)《原目錄》存在的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以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現行專業目錄已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的需要,主要問題是一級學科設置不規范;二級學科劃分過細,學科面偏窄等。
第三階段:1996-2010年
(一)《新目錄》背景
1995年4月,國務院第十三次會議提出,要選擇適當時機,對現行專業目錄進行調整,主要出發點是拓寬學科面,為學位授權審核方式的改革打基礎。同年10月,國家教委召開了全國研究生工作座談會,下達了《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見》。會議提出,“九五”期間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優化和調整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結構,首先做好專業目錄的修訂工作。1996年第14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做出決定,對199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進行修訂,修訂的主要原則是:科學、規范、拓寬;修訂的目標是:逐步規范和理順一級學科,拓寬和調整二級學科。
(二)《新目錄》主要內容
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了新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共設置學科門類12個,一級學科89個,二級學科386個。2005年12月增設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取消了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4月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內增設“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二級學科。這樣,1997年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共有12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89個,二級學科387個。
(三)《新目錄》存在的問題
各學科門類所包含的一級學科數相差懸殊,哲學和歷史學門類,在歷次修訂中始終只有一個一級學科而工學門類,在歷次修訂中,至少包含25個一級學科。這說明,就是在新目錄中12大學科門類寬窄不同,劃分的標準不統一。事實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這6個學科門類都屬于人文和社會科學,應該和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門類并列,即人們通常所稱的“理、工、農、醫、管、文”6個學科門類。在新目錄中,仍然將人文學科門類拆散后與其它大門類并列是不甚適宜的。借鑒國外多數國家在高等教育管理與專業、學位管理中都不設學科門類的經驗調整學科門類或取消學科門類應該成為我國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發展趨勢之一。鑒于我國是按學科門類授予學位的現實,調整學科門類更符合我國國情。
盡管新目錄中的專業數比原目錄中減少了41.7%,調整的力度己經很大,但是和國外相比,學科、專業數仍然偏多,仍有381種。前蘇聯設專業近500種,但俄羅斯已調整至80種;日本也只有77種,而且大體上相當一級學科。因此,進一步減少專業種類(二級學科)甚至取消二級學科,應該成為我國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發展的又一趨勢。國家按一級學科進行學位授權審核,培養單位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按二級學科自主培養研究生,或者說,一級學科是指導性的,二級學科是參考性的。
隨著科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1997年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也出現了很多矛盾與問題,迫切需要進行修訂。此次增設了一些知識體系必須重新劃分的學科、與國家產業發展和改善民生有關的國家亟需學科、具有前瞻性且有較大社會需求的學科和國家特殊需要的學科,并且給人才培養和學科交叉留有空間,增加了藝術學門類。這樣,新的學科門類共設置了13個學科門類、109個一級學科,對2個一級學科進行了更名,沒有設立二級學科。
第四階段:2011年-至今
(一)《目錄》背景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學位〔2009〕10號)的規定,《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分為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是國家進行學位授權審核與學科管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依據,適用于碩士、博士的學位授予、招生和培養,并用于學科建設和教育統計分類等工作。學士學位按本目錄的學科門類授予。本目錄是在原《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頒布)》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布)》的基礎上,經過專家反復論證后編制。
(二)2011年《目錄》內容
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了《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學位[2011]11號)。此次增設了一些知識體系必須重新劃分的學科、與國家產業發展和改善民生有關的國家亟需學科、具有前瞻性且有較大社會需求的學科和國家特殊需要的學科,并且給人才培養和學科交叉留有空間,增加了藝術學門類。這樣,新的學科門類共設置了13個學科門類、109個一級學科,對2個一級學科進行了更名,沒有設立二級學科。
(三)2011年《目錄》問題
(1)各學科門類所包含的一級學科數量差距依舊很大。
學科門類口徑有大有小,其涵蓋的一級學科數量差異較大。2011新學科專業目錄新增“藝術學”門類,學科門類增至13個,一級學科109個,平均每個門類有8.4個一級學科,而哲學、經濟學分別僅有1個和2個一級學科,而工學和理學分別有38個和14個一級學科,學科門類的寬窄口徑不一。2018年新增網絡安全空間學科,因此現有39個工學學科。
(2)研究生學科專業與本科生學科專業的銜接問題有待解決。
我國目前實行本科專業目錄與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各自獨立運行、獨立管理的模式。本科專業目錄也分三級,分別稱作“學科門類、專業類、專業”,和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中的“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相對應。教育部最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學科門類與2011年學科專業目錄的學科門類基本一致,共13個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和506種專業,和研究生學科目錄存在著較大差異。統籌考慮博士、碩士和學士三級學位的學科目錄設置,建立一個分層管理的、有利于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的、既穩定又具有靈活性的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機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長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