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考研政治毛概部分重要著作匯總及分析
[摘要] 考研政治毛概這部分內容涉及到諸多的歷史著作,他們散布在書中的各個章節里,比較難以匯總和整理。小編替大家整理好了這部分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政治能得高分。
考研政治毛概這部分內容涉及到諸多的歷史著作,他們散布在書中的各個章節里,比較難以匯總和整理。小編替大家整理好了這部分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政治能得高分。
1925.12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分析中國社會的各階級狀況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劃分了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指出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
1927.3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指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肯定農民的作用及黨領導農民革命的重要性;論述了建立農民革命領導權和農民革命武裝的必要性;分析了農民的富農、中農、貧農三個階層,認為貧農是農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1928.10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提出紅色政權存在發展的原因和主客觀條件。
1928.11
《井岡山的斗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重要文獻之一。
1929.12
《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指出黨內的各種錯誤思想;提出著重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
193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建立紅色政權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國革命中的作用;闡述了中共領導的紅軍和小塊紅色區域存在發展的可能性;明確的提出鞏固和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路線與政策;提出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實際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論”,確立了要以“鄉村為中心”的觀念,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理論。
1930.5
《反對本本主義》
這是黨內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提出思想路線的文獻。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提倡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提供了認識依據;已經包含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從實際出發的思想:“中國的革命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狀況”;闡明了調查研究的主要內容、目的及調查方法即階級分析法;首次明確反對教條主義;提出必須洗刷唯心精神,堅持“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1931.4
《總政治部關于調整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提出“不做正確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1935.12
《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瓦窯堡會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路線。
1935.12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之后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的報告。根據瓦窯堡會議決議充分說明和民族資產階級在抗日條件下重新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著重指出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領導作用。
分析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并且,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即革命的動搖性、妥協性是由其軟弱性決定的。
1936.12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經驗。科學分析中國革命戰爭的四個特點。系統說明有關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方面的諸問題和戰略戰術。
加入考研英語資料內部扣群:827576450 獲取更多優質資料
加入考研數學資料內部扣群:1075563546 獲取更多優質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