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這210所大學,你可能連考研都省了!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 705974954
【米鵬2021考研政治火線救援終極密押】
10余年政治押題預測名師,85%命中率,近五年平均五道大題押中4.5道,分析題答題魔板和選擇題技巧,沒復習到的知識點也能輕松得分。點擊了解詳情(課程:http://www.zs0871.com/course/53660.html),了解更多考研押題請加QQ:7059749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大多數高中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都會考慮到院校的保研率,為以后學習深造做規劃。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210所保研率排行榜以及全國具有保研資格的366所完整高校名單,以便2021屆高三做志愿規劃,高一高二等低年級也可參考。
據悉,210所高校2021屆本科生總數99萬人,推免公示9.8萬人,其中高校保研率排名前十的高校名單如下(清華大學因數據信息不全,未做統計!):
其中,共有6所C9院校上前十榜單,而上海科技大學作為研究創新型大學,表現很亮眼,其本科畢業生深造率高達75%,保研率排名靠前。
除此之外,國科大、人大、北師大等高水平大學也均在榜內,從往年考研情況看,這幾所高校考研難度較大。
考研是人生的又一個起點,但隨著考研報考人數逐年增加,競爭也愈加激烈,導致高校的保研率數據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所高校,有沒有研究生推免資格,也是高中生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選擇學校的一個重要依據。
1210所高校保研率排行總榜
211院校不比985差!
本文整理210所高校保研情況(部分高校未統計),其特點如下:
部分211高校保研率超過985院校,如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2021年保研率大幅度增長,受疫情影響,今年研究生錄取人數、推免人數,較去年有明顯增長;
深造主要集中在國內,出國深造的大多數畢業生轉戰國內,本屆競爭激烈叫往年成“史上之最”;
名牌大學擬錄取外校生源更加多樣化,生源質量可能下降,越來越多的外校生源擠占本校推免生人數。
保研和考研有哪些區別?和考研相比,保研有哪些優勢呢?為什么說要從大一開始準備呢?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
2什么是保研?
第一次接觸保研的同學或家長,可能還不了解保研。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保研的含義。
保研全稱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挑選一些本科成績優異的大四應屆畢業生,按照比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
這里的免試是指免除初試的過程,直接進入專家考核,這是目前國內越來越流行的讀研的一種途徑。
保研從1985年開始試點,一般每年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在大四學生中進行篩選,規則制訂和操作權由各校掌握,因此學校不同,保研情況也各有不同。
而考研,要經過兩個階段,即初試和復試,初試成績合格者進入復試,復試按照1:1.2或者1:1.5(有些熱門學校熱門專業會達到 1:2的比例)的比例最終錄取。
3保研比例
教育部規定:設立研究生院的211 高校保研比例可達15%,未設立研究生院的211高校比例為5%,非211高校更少,只有2%,具體到每個專業也不一樣,一般熱門專業保研比例低,冷門專業保研比例高。
一般來說,越是厲害的大學,保研比例越高:比如北京大學保研比例突破 53%,南開大學全日制推免生占比58%,北航 48%、中科大、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都突破30%。
2020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擬計劃招收約5500 名各類學歷碩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學習方式約3700名,非全日制學習方式約1800 名。其中,全日制擬接收校內外推薦免試生約1800名,占比接近50%。
名校的保研率是越來越高,雖然教育部規定有研究生源的保研比例控制在15%,但也就對普通高校有作用。甚至越來越多的普通高校也在不斷突破這個限制,比如:河北工業大學作為211院校保研比例將近10%,燕山大學和河北大學達到7%,顯然已經嚴重超過了教育部規定的比例(非211院校2%,211院校5%)。
非211高校的推免比例很低,基本上一個專業也就5%左右,假如一個專業100 人,只有5個保研名額。
4保研和考研的區別
下面具體來說一說保研和考研的區別:
1、保送研究生需要滿足一定的規則和標準。
保研一般要求在本科期間成績優異,然后再加上一些課外活動,參加的科研競賽等方面的加分,最終進行一個排序,確定保研的名單。
211大學的學生前三學年成績排名位次在前10%左右,985院校學生排名在前30%左右,基地班前50%一般就能獲得保研資格。
大多數的學校保研都是以學習成績為基準,前百分之多少的學生可以有保研名額。也就是班級前幾名可能會獲得保研資格。
保研名額數量要看本專業的招生人數和學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班里前幾名,一般會獲得保研資格。
所以大學里的每一次考試都要慎重對待,它決定了你能否獲得保研名額。
保研有兩步,一是獲得本科學校的推免資格,二是目標院校愿意接收。為了獲得目標院校的接收資格,可以通過參加目標院校的考研夏令營、九月預推免及推免服務系統(正式推免)的方式,通過復試后即可獲得入學資格。
2、保研和考研準備時間不一樣、準備內容不一樣。
保研在大四上學期開學初進行,一般是九月份、十月份就完成了招生,考研學生要大四下學期的4月份才能錄取完畢。
保研看的是大學前三年的成績,這要求大學前三年要一直優秀,排在專業前列。考研一般考四門,大部分考生是數學、英語、政治和一門專業課,準備時間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
很多推免生在推免完之后,大四下半學期都會到相應導師那里去學習,這樣推免生又多了半年學習時間,再次占得先機!
在大三下學期學生開始申請各大高校的夏令營,如果夏令營通過了,本科院校也同意自己保外校,即可獲得目標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獲得保研資格后,就需要去聯系學校,可以向學長學姐取經,他們當初是去的哪個學校?哪個學校對你的本科學校沒有歧視,確定了學校之后,開始申請學校保研資格,面試合格后,基本就沒問題了。
4、保研更容易上名校學碩的熱門專業。
學碩和專碩的含金量其實沒有太大差別,但推免生大部分都選擇學碩,這就使得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太少,考取難度極大!
比如,北大有十幾個專業只招收推免生,也就意味著統考生沒有絲毫機會。南開人工智能、計算機、網絡空間安全和軟件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只有可憐的兩三個。因為專業熱門,專碩名額也不多,使得通過考研途徑上名校熱門專業的概率很低,難度極大,不乏報錄比幾十比一的現象!
5、從成功率上來講,保研可以報考很多學校,考研只有一次機會。
因為保研是提前決定的,所以它的成功率要比考研高得多。大多數獲得保研資格的同學都能夠順利拿到心儀學校的 offer。而考研的同學要經過緊張的復習考試,然后面試復試等等,現在一般都是差額錄取,也就意味著在最后面試階段你也很可能會被刷掉,然后又要考慮調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由于各個高校和導師都喜歡推免生,導致了現在推免生名額不斷增多,雖然總體上推免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是頂尖高校的熱門專業基本全招的是推免生。想通過考研去頂尖高校的熱門專業非常困難,比如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錄取推免生計劃占招生計劃的 96%,只給考研的學生留了一個名額。
根據 2014 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推免新政策,其中兩點很重要:
1、保研分為外保和內保,外保就是可以去自己學校以外的任意高校,只要有高校愿意接收你,你就可以去。內保就是只能讀自己所在的大學的研究生。不過,現在很多學校都不劃分內保和外保了,只要你是保送生,都可以去外面申請,實在是申請不到其他學校,也可以回到本校,尤其是一些雙非院校,鼓勵自己的學生出去讀研。
2、專碩還是學碩可自由選擇。
這樣就造成了以下不同之處:
選擇保送的學生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不再局限于本校讀研。因不同高校間的推薦免試時間有間隔,因此保送研究生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申請不同的高校。而選擇讀研的同學只能填報一個學校一個志愿,一旦成績不理想,沒過國家線的話都沒辦法調劑。
保研的同學在選擇導師時有更大的優勢。保研的同學會比考研的同學先和導師接觸,可以優先選擇導師,選擇范圍更大。而準備考研的同學只有在知道分數后,才開始聯系導師。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選擇保研的同學一般在大四上學期就確定了讀研高校,剩下大半年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讀研的同學一般復試結束后只剩兩三個月就要畢業,只能抓緊時間寫畢業論文,準備畢業事宜。
6、保研相比考研更穩
如果你目標不是頂尖院校的話,保研去個普通985高校并不難,也更穩定。因為有些高校的推免生都招不滿,比如2019 年重慶大學土木工程推免生預計招生75人,最后只收了60人,而對考研生而言,且不說你是否能過筆試線,即使過了復試比例也是 3:1,也就是 3 個過線生當中只能錄取 1 個,由此可見考研競爭之激烈。
7、對學生心理來講,保研和考研差距甚大。
保研的同學選擇更多,沒太大壓力。而考研的同學,大多都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
8、認可程度的差別。
一般來說,保研的同學整個大學期間總體成績優秀,專業素養不錯,學校認可度高,從培養方式上看,保研和考研的學生沒什么區別,但是保研學生全部是一等獎學金,而考研的學生只會有一少部分拿一等獎學金。而且,大多數導師更重視保研的學生。
有部分同學可能只是考研成績出色,但專業基礎不一定強,所以各大高校推免生占比不斷提高。
對老師來講也傾向于錄取保研的學生,原因有二:第一能夠保研的同學,首先可以保證學習成績優異,證明他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或者說老師以后會比較省心,學生的自主能力很強。
第二在于名額和以后的未知性。如果學校一般,導師能力一般,他無法確定是否會有考研的同學會考他的研究生,又是否能考上,如果沒人報,他可能面臨著招不到學生的情況。所以保險起見,有保研的同學和導師聯系的話,大多會錄取。
另外要說的是,在畢業后找工作時,單位也一般青睞保研的學生,學歷鄙視鏈,滲透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5保研的幾種渠道
保研通行的做法是學校劃定基本學習成績要求(主要考察學分績點),按照一定名額比例下發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結合其他方面情況,上報名單,學校審批。
特長生免試直推:有些學校為了招徠或留住特長人才,往往給予特別優惠,免試推薦就讀研究生。常見的是體育類和文藝類特長生,但名額少,要求很嚴。
校際間免試直推:教育主管部門為了鼓勵高校間學術交流,減少學術近親繁殖,近幾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試推薦優秀畢業生。
免試推薦、保留入學資格:這類保送生不是馬上就去讀研,而是保留入學資格一、兩年,先按照學校安排去有關部門工作(如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或作為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支教。
申請推薦免試研究生一般有如下幾個階段:
1、6 月-8 月具備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高校陸續發布保研辦法或者保研簡章。
2、6-9 月考生按高校要求準備申請材料在規定期限內寄送給高校。
3、9-10 月院校組織筆試、面試。院校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之后,將通知符合條件者體檢、復試的時間及復試內容和要求。復試一般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
4、10 月院校發布預錄取通知。院校根據復試成績擇優確定申請人的錄取資格。
5、10-11 月被預錄取者參加考研報名。取得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錄取資格者,須在教育部規定的研究生統考報名時間內(網報為10月1-30 日,現場確認為 11 月10-14 日)履行正式報名手續,未辦理正式報名手續者不能被錄取。一般在第二年的 6 月,院校會寄送正式錄取通知書。
全國366所推免資格高校完整名單
從上表這 366 所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資格的高校可以看出,此前,全國 2740 所高校中僅有312所高校具備推薦免試資格,這些高校多數是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代表的 985、211 重點高校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屬重點大學。
2017年新增了54所具備推免資格的高校,除了一些新成立的實力派高校,如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還有特色鮮明的地方重點大學。
6做好規劃
對于很多即將或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來說,提前了解保研和考研是怎么一回事,對其做好大學學習、實習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一建議并非是空穴來風,讀過大學的過來人都了解,我國高中“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很多步入大學的新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拼搏意識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領路人”,則會出現現實的笑話,“同專業其他同學大四獲得保研資格時候,自己才知道什么是保研,才去了解獲取保研資格的具體條件”。
目前全國只有366所高校可以保研。想要拿到保研資格,你先得是這366所高校里的學生,其次你還要達到學校的保研資格要求,比如大學前三年專業成績排名要前三名,要考一些專業相關證書,要參加科研,參加社會實踐,要參加相關競賽并且有獲獎證書,要過英語四六級等,這些條件就是你保研時的主要競爭層面。
提醒一下,往年也有一些學生只注重專業成績,而忽略考取專業證書、參加大型競賽,即便是專業成績第一,也最終沒能進入保研名單,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規劃,提前準備,綜合發展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