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所高校考研難度劃分!難考不是沒有理由的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576027530
很多同學參加考研是想去到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所以名氣高、生源好、地理位置有優勢的院校報名人數也逐年增多,尤其是34所自主劃線的院校,但是這34所學校之間報考難度也有差異,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考研難度第一檔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第一檔考研難度是最大的,北大清華不出意外的列入第一擋!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所高校研究生錄取人數里,推免生比例都超過了50%,這也保證了清北的研究生生源保持領先。
2018年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計劃招收75人,擬接收推免生65人,占比87%;教育學院計劃招收40人,擬接收推免生36人,占比90%;工學院、體院教研部、分子醫學研究所、燕京學堂等院系100%招收推免生。
考研難度第二檔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這七所大學考研難度僅次于清華和北大,她們的優勢專業錄取難度很大,熱門專業推免生比例占半數以上,留給統招生的名額很少。但一些冷門專業有時候也會存在招不滿的情況,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興趣等去查找一下。
中國人民大學最近4年的推免生數量一直不斷增長,2015年為1242人,占比34.5%,2016年為1419人,占比38.4%,2017年為1566人,占比47.6%,2018年已經達到1650人,占比50%。
據南京大學官網數據,邏輯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應用心理學、基礎醫學四個專業的招生計劃在擬錄取推免生時已經完成,之后南京大學將四個專業的招生計劃進行二次調整,為統考生留出一定比例。盡管如此,部分院系推免生比例仍然超過70%。數學系招生計劃為52人,推免錄取39人,占比75%,僅剩13個名額用于統考生競爭,其中應用統計專業100%招收推免生。
考研難度第三檔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第三檔的高校實力都相差不大,屬于同一層級的高校。這些高校除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推免生人數達到50%以外,其余高校留給統招生的名額還是很多的。
如果你本科是一所211工程高校,考取這些大學的研究生優勢還是很大的。但不能掉以輕心,提醒大家到時候一定要重視復試。
考研難度第四檔
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這一層次的高校有個特點,那就是都不在北上廣,相對于位居北上廣地區的重點高校而言,錄取難度低了不少。畢竟這些高校所在的城市多為二線城市,而畢業后的就業地區是同學們重點考慮的問題。但也不乏一些熱門專業報考的難度很大,而且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大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慎重考慮。
考研難度第五檔
湖南大學、東北大學
蘭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其中,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屬雙一流B類。蘭州大學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會比東部學校好考一些。而中國農業大學作為34所自主劃線院校之一,農業類學科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除特色專業外的復試分數線會比其他自劃線低一些。
將34所自劃線院校考研難度大致分為以上五檔,主要是涉及到院校研究生畢業后就業的問題,例如位于北上廣等熱門城市的高校考研競爭會更激烈一些。
而二線城市的重點高校競爭相對小,但并不意味考研難度低的就一定好考,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小伙伴們在選擇高校時一定要認準目標,綜合各項因素做出判斷。
事實上,對于自主劃線的高校來說,一開始公布的基本分數線是很多是校線,具體到每個學院每個專業的復試分數線以及復試名單,會由各個學院根據不同專業報考人數以及上線人數情況最終劃定,可能與校線相同,也可能略高于校線。
其實隨著考研人數逐漸增長,其他非自主劃線院校同樣只是參考國家線來制定自己的復試分數線。國家線的參考價值逐漸降低,只是作為調劑的標準,也就是說過國家線并不代表能進復試。
985院校一共有39所,其中以上34所具備自主劃線的資格,另外5所為: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