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老師該如何選擇?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1229發表于2022-04-25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780802910
知乎網友寫的老實測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
1. 湯家鳳
湯老師是鼻祖,但是我覺得很大優勢是入行早。這種過于基礎的教學方式經典歸經典,但靠吹捧他的好就抹殺其他老師的態度肯定是更不對的。我 11 月初看數學時想學的是零基礎班,這個只有湯老師有,沒得選。
總結:跟的下去,磨耐性,無功無過。題型總結全,但有點“讓人失去自理能力”的感覺,基礎班開始不再跟。
資料推薦:接力題典 1800。
2.張宇
早期看網課的時候已經把張宇的段子刷完了,聽他課的時候這經驗起了負面作用,覺得老是等不到講干貨,好不容易正兒八經等到了,不一會兒又岔到別的東西上了。
不過我覺得張宇的實力沒什么好黑的吧,能把數學這種東西講出花兒來的人,肯定是先對數學的了解足夠透徹的。而且張宇高數、線代、概率三科發展都比較均衡,沒什么短板,不管是基礎還是強化都可以跟一根。
總結:講課極其有趣,只要你別把嚴肅的考研活成了段子,聽他沒問題。強化略水,比基礎提高的不算多。
資料拔草:張宇的書真的菜哈哈哈,除非是跟課買 18 講,別的還是另尋高就吧。
3. 線代李永樂
線代我真的太慌了,因為當時大一學線代的時候那老師個仙人板板太能坎了,把線代的理論講得太玄乎,導致我一直覺得沒有出神入化地理解線代就不可能把這門學科考好,我高數上 96,高數下 95,線代 61:)。考研的時候也特別不想開始這門課,后來誰也沒看,就看了中規中矩的現代王李永樂,按部就班倒也學下來了。
總結:李王年紀大了,略有口音,但是不成其為障礙。而且他的教法很適合跟我有同樣癥狀的同學——如果你在線代上吃過絆子,跟著李永樂老師從頭開始穩打穩扎地學就行。
資料推薦:復習全書+線代輔導講義
4.概率方浩
方浩我提一下。這個老師我大一時就聽過,當時風頭還很盛,到我考研的時候就又沒聲了。不過我記得當時學長對他的評價不錯,那時候還不知道他教哪個科目,后來查到他的強項是概率論,專門找來聽了一聽,的確很有見地。你去網上找評價基本上一水兒的推薦。而且線代和概率一王一李兩位老前輩多多少少有點代溝了吧,表達和交流方式上和年輕人還是有些區別。方浩除了有時候講飄了口嗨一會兒,思路真的非常清晰而且一針見血。
推薦:概率強化課程
5. 強化楊超
楊超我覺得直接聽基礎班有些人跟都跟不上,二戰不是太水的倒是可以一試。講得非常好,思路很對,路子也清晰。總結一下就是重基礎、重實打實地計算能力,知識體系上把高數的重點劃在極限求導積分的三大計算里。我零基礎學完以后開始上他的基礎班,可能前面功課做得比較足,跟起來也不吃力,現在回想起來楊超基礎班的群遠沒有其他群(主要指張宇的,因為只有他倆我買了線上全程班加了算是官方群吧,其他都是網上找的或者看同學的)活躍,應該是有學生聽懵了但是不好意思表現出來,不過跟的下去的,一方面說明基礎好,同在一個考場時優勢就出來了,另一方面數學跟著跟著就入門,通了的那種感覺。
總結:最好有點基礎,或者對數學領悟能力較好。他的課從基礎班上來就帶著強化的意思,全程硬核,點撥難題很好用,而且楊超很喜歡吐槽考研,哪個老師裝 b,哪個學生裝勤奮,他偶爾就會拿出來調侃一下調節氣氛。資料推薦:三大計算一定要配,去年好像又出了新系列手寫題庫。(評論區超友補充:手寫題庫叫 139)
6. 李林
李林押題班可以一看,但是不看也不會吃多大虧。會做題目又不是只能靠泄題,要是指望靠押題,我們還比較這么多老師挑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好跟干什么……我沒有聽他的課,但是做了卷子,感覺比無功無過好了那么一點,考完去看了他網上的視頻,也沒覺得后悔。
7.武忠祥
絕對絕對牛逼的一個老師,知乎上也有很多關于武忠祥老師的討論,原本是李永樂老師團隊的,講課內容比較通俗易懂,講課風格綜合宇哥和湯神的優點于一體,課程風格比較重視基礎慨念,但也很注重解題技巧,特別是課堂上會指出我們那些經典且容易犯的小錯誤,當聽完課之后再去做題,可以提前規避掉很多措誤。強推~
網上有「后悔晚見武忠祥」的傳說,他會在課上會總結做題的常用方法,講解這些方法分別適合于什么題型,哪種題型用那種方法最簡單;「經典錯誤,標準的零分」是其口頭禪,課堂上會講很多錯誤思維方式和一些解題的坑,相當于提前避坑了~
1. 湯家鳳
湯老師是鼻祖,但是我覺得很大優勢是入行早。這種過于基礎的教學方式經典歸經典,但靠吹捧他的好就抹殺其他老師的態度肯定是更不對的。我 11 月初看數學時想學的是零基礎班,這個只有湯老師有,沒得選。
總結:跟的下去,磨耐性,無功無過。題型總結全,但有點“讓人失去自理能力”的感覺,基礎班開始不再跟。
資料推薦:接力題典 1800。
2.張宇
早期看網課的時候已經把張宇的段子刷完了,聽他課的時候這經驗起了負面作用,覺得老是等不到講干貨,好不容易正兒八經等到了,不一會兒又岔到別的東西上了。
不過我覺得張宇的實力沒什么好黑的吧,能把數學這種東西講出花兒來的人,肯定是先對數學的了解足夠透徹的。而且張宇高數、線代、概率三科發展都比較均衡,沒什么短板,不管是基礎還是強化都可以跟一根。
總結:講課極其有趣,只要你別把嚴肅的考研活成了段子,聽他沒問題。強化略水,比基礎提高的不算多。
資料拔草:張宇的書真的菜哈哈哈,除非是跟課買 18 講,別的還是另尋高就吧。
3. 線代李永樂
線代我真的太慌了,因為當時大一學線代的時候那老師個仙人板板太能坎了,把線代的理論講得太玄乎,導致我一直覺得沒有出神入化地理解線代就不可能把這門學科考好,我高數上 96,高數下 95,線代 61:)。考研的時候也特別不想開始這門課,后來誰也沒看,就看了中規中矩的現代王李永樂,按部就班倒也學下來了。
總結:李王年紀大了,略有口音,但是不成其為障礙。而且他的教法很適合跟我有同樣癥狀的同學——如果你在線代上吃過絆子,跟著李永樂老師從頭開始穩打穩扎地學就行。
資料推薦:復習全書+線代輔導講義
4.概率方浩
方浩我提一下。這個老師我大一時就聽過,當時風頭還很盛,到我考研的時候就又沒聲了。不過我記得當時學長對他的評價不錯,那時候還不知道他教哪個科目,后來查到他的強項是概率論,專門找來聽了一聽,的確很有見地。你去網上找評價基本上一水兒的推薦。而且線代和概率一王一李兩位老前輩多多少少有點代溝了吧,表達和交流方式上和年輕人還是有些區別。方浩除了有時候講飄了口嗨一會兒,思路真的非常清晰而且一針見血。
推薦:概率強化課程
5. 強化楊超
楊超我覺得直接聽基礎班有些人跟都跟不上,二戰不是太水的倒是可以一試。講得非常好,思路很對,路子也清晰。總結一下就是重基礎、重實打實地計算能力,知識體系上把高數的重點劃在極限求導積分的三大計算里。我零基礎學完以后開始上他的基礎班,可能前面功課做得比較足,跟起來也不吃力,現在回想起來楊超基礎班的群遠沒有其他群(主要指張宇的,因為只有他倆我買了線上全程班加了算是官方群吧,其他都是網上找的或者看同學的)活躍,應該是有學生聽懵了但是不好意思表現出來,不過跟的下去的,一方面說明基礎好,同在一個考場時優勢就出來了,另一方面數學跟著跟著就入門,通了的那種感覺。
總結:最好有點基礎,或者對數學領悟能力較好。他的課從基礎班上來就帶著強化的意思,全程硬核,點撥難題很好用,而且楊超很喜歡吐槽考研,哪個老師裝 b,哪個學生裝勤奮,他偶爾就會拿出來調侃一下調節氣氛。資料推薦:三大計算一定要配,去年好像又出了新系列手寫題庫。(評論區超友補充:手寫題庫叫 139)
6. 李林
李林押題班可以一看,但是不看也不會吃多大虧。會做題目又不是只能靠泄題,要是指望靠押題,我們還比較這么多老師挑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好跟干什么……我沒有聽他的課,但是做了卷子,感覺比無功無過好了那么一點,考完去看了他網上的視頻,也沒覺得后悔。
7.武忠祥
絕對絕對牛逼的一個老師,知乎上也有很多關于武忠祥老師的討論,原本是李永樂老師團隊的,講課內容比較通俗易懂,講課風格綜合宇哥和湯神的優點于一體,課程風格比較重視基礎慨念,但也很注重解題技巧,特別是課堂上會指出我們那些經典且容易犯的小錯誤,當聽完課之后再去做題,可以提前規避掉很多措誤。強推~
網上有「后悔晚見武忠祥」的傳說,他會在課上會總結做題的常用方法,講解這些方法分別適合于什么題型,哪種題型用那種方法最簡單;「經典錯誤,標準的零分」是其口頭禪,課堂上會講很多錯誤思維方式和一些解題的坑,相當于提前避坑了~
標簽: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