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胡瑩瑩進入蘇南萬科物業公司工作,已經過去快1個月的時間了。在這1個月里,這個畢業于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年輕人,經歷了從應屆研究生畢業生到保潔員的職業變化。
與胡瑩瑩有相同經歷的,還有17個人,其中6名是研究生,11名是本科生。其中,"211"工程大學的畢業生,占到70%。大學畢業,特別還師出名門,胡瑩瑩們的經歷,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夢想當上涉外律師
第一份工作是保潔
昨天上午10點半,三伏天的陽光直投身上,火辣辣的,不一會兒后背就濕透了。在勞動路上的金品家園忙碌的胡瑩瑩,頭戴大草帽,手持長長的鉗子,翻看著綠化帶,撿煙頭。一邊撿,她嘴里還數著數。"每天最少撿到126個煙頭,最多一天撿到了198個煙頭。"此外,她打趣地說,最高紀錄,是一天撿到58堆寵物糞便。
一圈煙頭撿罷,時針已指向了11點。半天的保潔工作告一段落,趁著午休,胡瑩瑩跟記者聊了聊。
這是個開朗、清秀的"85后",摘下大帽子,一張秀氣臉龐,被曬得黝黑。胳膊上下段,黑白分明。手掌心磨出了淡黃色的繭子。"這才半個月,已經脫胎換骨啦。"胡瑩瑩邊說,邊大口大口地喝著水。從蘇大王健法學院研究生畢業的胡瑩瑩,7月7日進入了蘇南萬科物業公司工作,目前的職位是一名保潔。"做保潔沒什么不好啊,至少我找到份工作,可以自力更生了。"與許多人一樣,胡瑩瑩最初的職業規劃,也很"高大上",但前行的路上,卻屢屢碰壁。考國家公務員、上海公務員,兩次考試,筆試都落榜,口袋中的生活費,所剩無幾。生性倔強的她,不愿意向遠在洛陽的家人求助,她想靠自己在蘇州闖一闖。畢業前的三個月,胡瑩瑩拼命投簡歷、找工作,她想做涉外律師??墒牵伊撕脦准衣蓭熓聞账?,開出的薪資都不夠她在蘇州租房、吃飯的。權衡再三,她放棄了。征求過父母的意見,她應聘干上了保潔。胡瑩瑩的母親是教師,父親是國企職員,即便她短期內找不到工作,也夠養她。但父母親覺得,要讓她在外面闖闖。
每天6:30打卡,7點上崗,下午5點下班,中間午休兩個小時。按公司規定,入職的頭三個月,胡瑩瑩沒有休假。她每天做的是撿垃圾、掃落葉、清理寵物糞便、擦垃圾桶等工作,這樣的"粗活",讓平日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胡瑩瑩,起初很不適應。入職第三天,遇到了大暴雨,胡瑩瑩穿著雨披在大雨中勞作,回到家發現,雙腳磨出了五個水泡。
夢想自己創業的90后小伙
以此積累社會經驗
敬禮,"你好","請問你住幾幢幾零幾?"跑步刷卡,"謝謝","再見",一連串規范動作,一輛輛車輛,有序進出小區。正在站崗的是宿遷小伙許超升。7月初,他干滿了3個月保潔工作,考核合格,正式轉入保安崗位。
”我站的這個崗,人流量比較大。"話音未落,一輛車又等著刷卡進入小區。因為門禁,每天成百上千輛車進出小區,必須刷卡,除了部分地庫車輛有感應門卡,其余臨時進出車輛,則由保安們負責核對信息、派發臨時卡。許超升主要負責的就是這項工作,每天忙得腳不點地。
1991年出生的許超升,畢業于南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他比胡瑩瑩早三個月進入這家物業公司。過去三個月,他出色完成了保潔工作,并考核合格,7月初轉崗保安。
90后的一代,總會被與倔強、任性、自我聯系到一起,何況是個剛從名校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問起許超升,有過委屈的時候嗎?他直言不諱,剛當保安那會兒,正趕上小區改革門禁,進出地庫設置了關卡,小區業主嫌麻煩,火氣大的破口大罵。當時,許超升也滿腹委屈,"和同事打了場球,然后睡了一覺就好了。"他說,這種日子大概持續了半個月,然后就過去了。"對家里是報喜不報憂的,自我消化唄,男子漢嘛。"許超升笑笑說。
"很多人覺得保潔保安社會地位低,但我干了一段時間后,覺得這兩個崗位也能學到很多東西,人際交往啊、社會經驗啊,這些都是我自身缺乏的。"學商出身的許超升,夢想是自己創業當老板。對于他來說,眼下是積累經驗,厚積才能薄發。
白班夜班兩班倒,做二休一,每天站崗至少6小時。三伏天里,站崗實在是煎熬。"一開始站久了,再坐下,人感覺暈暈的,關節特別痛。"許超升說,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雖然只有四個多小時車程,但今年過年后,許超升就沒回過老家。"爸媽也很理解我,讓我好好工作。"許超升說。
夢想在希望就在
他們說這不是職業終點
實際上,不管是胡瑩瑩還是許超升,從一開始都清楚明白:保潔保安絕對不是自己的職業終點。
"比起理想,吃飯更重要。"胡瑩瑩說,自己到現在還沒放棄當一名涉外律師的夢想,但光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背井離鄉的她,在一個陌生城市立足,首先必須解決的是生存,然后才有資格談理想。胡瑩瑩說,比起很多還奔忙在考公務員路上的同學,她至少已經有了著落,能養活自己。這點,她覺得很踏實。
"但我沒有放棄當涉外律師的夢想,現在也算是曲線救國吧。"胡瑩瑩的職業規劃,顯得很理性。她還期待著在蘇州立足,將來買套房子,把父母也接過來。
蘇南萬科物業工作人員張煒晨告訴記者,與胡瑩瑩、許超升一同招進來的18名大學生物業人員,表現普遍都很好。最初兩年,他們先要在保潔、維修、保安等基層崗位上鍛煉。表現良好的話,未來有機會成為公司物業項目的儲備干部。這些看的絕不僅僅是他們那張大學文憑,而需要實實在在的表現。他也不否認,也有人因吃不了苦,干了一兩個星期就遞上了辭呈。
許超升樂觀地說,工資會漲,職位會升,做保安保潔,是暫時的過渡,腳踏實地,總能獨當一面。
如果說,當年北大賣豬肉的陸步軒、復旦賣雞蛋的顧澄勇,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那么,如今以胡瑩瑩、許超升為代表的這些大學生們的選擇,似乎已沒有那么的讓人不可思議。
當理想與現實博弈中,越來越多大學生走上了月嫂、環衛、村官、農民等最基層的崗位。正如許超升所說,年輕人不怕吃苦,就怕沒有機會。正如大學生們自己說的,夢想在希望就在,現在不過是起點。